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芜湖 > 百姓生活 > 正文

芜湖传承老手艺创新发展培养接班人

发布日期:2016/4/29 12:13:31 浏览:935

近年来各地对老手艺重视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加大对老手艺传承的关注力度。为了让传统手艺后继有人,小编发掘出芜湖一些老手艺的继承人,看他们是怎样辛勤守护传统技艺的。

探究江城老手艺者的“守艺之路”

芜湖:一杆秤里的老手艺

一把70厘米长的杆秤需要打400多个孔

张师傅店面摆放着他制作的大大小小各种杆秤

当菜市场的人在讨价还价时,72岁的张文禄坐在自家的店内,陪伴他的是收音机里略显嘈杂的音乐,还有刨木头时不断泛起的碎屑。当沿河路菜市场的电子秤大行其道时,张文禄却在这里依然坚守着他的手艺,打磨着与这个时代已经有些格格不入的木杆秤。

张文禄的店面在喧闹的菜市场之中并不显眼,门口摆着长短不一的几杆秤,他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在门前刨着木杆,伴随着细细的碎屑,不一会儿,一把粗滚滚的小棍变成了两头略尖、圆润对称的木杆。五十多年前,十六七岁的张文禄开始学徒做模型,之后便进入衡计厂工作,直到1983年开始自立门户,一心一意做起了木杆秤。在他看来,做木杆秤不仅是个手艺活,也是个“出细活的慢工”。“木材都要用新红木,我们也叫‘黄铜糙’,栗树也行。”张文禄告诉记者,在选材上,被用来做木杆的必须是不易变形的木材,相当讲究。刨木杆,安装秤纽,用刻度工具在木杆上凿出分布均匀的刻度,再用合金丝嵌进木杆做秤星,加上由生铁铸造的砝码才算完事,步步都得讲求精准。“一杆大秤要做上两三天,能称300多斤的重量。小的秤两个多小时就能完工。”和记者说话的间隙,张文禄始终低着头盯着手里的活计,片刻不曾停顿。

钟表匠:老街的时光修理师

老街的时光修理师

岁月风干了外表的芳华,荻港的老街正如一位迟暮之年的老者般尽显老态龙钟:断裂的青石板、斑驳的灰墙壁、摇摇欲坠的阁楼和锈迹斑斑的铜锁。

在老街尽头的一座老宅中,住着72岁的钟表匠齐连贵。

如果说时间有形态,那么齐连贵便是离它最近的人,他的大半辈子都在修复着时间的年轮,可终究,还是无法调拨它的轨迹,只能无奈地亲历着老街从繁华走向衰败,自己热爱的事业从辉煌跌入落寞。

花街女篾匠传承老手艺

陈兰芝的三尺地

花街上最后一位老手艺人

上个世纪80-90年代,花街篾匠孔家曾经风靡芜湖篾匠业,可谓是家喻户晓,许多人都慕名而来购买并学艺。90年代后,塑料袋的使用对篾匠这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塑料袋方便,快捷,导致了当时许多篾匠都转行或者放弃了篾工,许多花街的居民和老手艺人开始离开宁静的巷落。现年近60的陈兰芝当时正处于下岗的低潮,后因家庭原因,开始了新的篾匠生涯,或许是陈兰芝对篾匠这份工作情有独钟,很快在当地就小有名气。陈兰芝说蔑篮子除了需要一定的悟性之外,吃苦耐劳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个有难度的手工活儿,不仅要重复做一样的动作,还要粗中有细,把握好细节,眼神和手法是作为一个篾匠最重要的技艺。陈兰芝所擅长的篾篮子得到了很好的口碑,从选材到编织再到最后的成品,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她纯手工去完成。现在也有许多小青年前来学习,不过有许多因为缺少耐心,半途而废放弃了,做篾匠的工艺再好也将难以传承了,陈兰芝每次提到这些,都会表示遗憾。(记者许诚大江拍客孙国平文/摄)

“蒸笼垫编织”秀出妙趣横生的传统技艺

大赛现场十分热闹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芜湖市无为县泥汊镇热闹非凡,50位蒸笼垫编织高手相聚一堂,进行了别开生面、妙趣横生的芜湖市城乡女性手工编织展示暨蒸笼垫编织比赛。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出去打工行不通,现在我们这些村民不出门就能就业,一天能编个20-30个左右的蒸笼垫,一个月下来挣个一两千元不成问题,参赛选手胡菊香说。与胡菊香相比,叶女士谈起她的体会,更为高兴。平时做做农活,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和孩子外,空闲时和姐妹一起工作,既可以挣钱,又能将邻里的关系搞得更融洽,没有了忧愁烦恼,让我每天都很开心,叶女士说。叶女士还告诉记者,你可别小瞧我们的蒸笼垫,我们还成立了协会,为各编织户提供产、供、销环节的一条龙服务。产品销往广州、深圳、哈尔滨、西安等大中城市,货源供不应求。(记者赵亚玲实习生颜珏文/摄)

老街最后的铁匠

老李正在打铁

走近老手艺,就是倾听历史,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古代社会,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途径。走近老手艺,就是感悟乡愁,与古村镇一样,老手艺也是乡愁的重要载体。看到它们,总能回忆起一段流水般的时光和难以释怀的往事。透过老技艺千百年的薪火相传,我们隐约能瞧见稼穑的身影、闻到泥土的芬芳。

老七铁匠店是西河古镇最后一家铁匠店,铁匠老李成了老街最后的铁匠。

三山区组织人员抢救性发掘峨桥民歌

两位盲人在演唱峨桥民歌

去年7月26日,76岁的盲人王素贞(右一)和75岁的盲人宋芝美(右二)在演唱峨桥民歌。

民歌民谣是一个地方风俗民情的真实反映,是优秀民族文化的延伸。近日,三山区峨桥镇组织人员对深藏在当地民间的歌谣进行抢救性发掘,对《三十六出》、《大小争风》、《手扶栏杆》等有代表性的民歌进行录制。(程依宝摄)

老手艺进学校培养新时期接班人

铁画创新形式老手艺引来年轻“学院派”传承

说起芜湖铁画——这一流传数百年的文化遗产,人们想到的往往是一代代的大师和深厚的传统。如今,铁画在芜湖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新气象,年轻的大学生们也开始关注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并为其注入新鲜血液。

一位颇具想法的铁画创业者。吴翔是安徽工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从大一开始就热心于创业,先后做过数个创业项目。吴翔联合了其它一些设计专业的同学把学校里那座人们很熟悉的拱桥拍了照片并设计出图纸,然后找到厂家制作了一幅校园铁画作品。这第一件铁画的销量出乎他们意料,之后他们又陆续设计了学校的其它几处景点和安师大图书馆的铁画,这种新颖的校园纪念品推出后很受同学们欢迎。他还想进一步扩大铁画的题材,除了校园,其他年轻人感兴趣的,如动漫题材。除了拓展题材,未来他准备构建一个门店加互联网的立体化的铁画销售网络,扩大铁画的销售渠道,他的这一创业项目也已获得政府的支持。

一群痴迷艺术的铁画创作者。除了像吴翔这样很有想法的大学生创业者之外,如今,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潜心于铁画技艺的研习上,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叶合是芜湖著名的铁画艺术大师,他在铁画业内率先招收大学生弟子。罗涛是叶合招到的第一个徒弟,罗涛从河北工程大学毕业便来到了芜湖跟随老师学习,从最基本的拿锤学起,一步步学习铁画的制作过程,在老师细心的教导下,凭借他的美术功底和勤奋,一年左右就基本掌握了铁画设计和制作,其作品也在全国性美术大展上获得了优秀奖。比罗涛稍后的徒弟石聪,毕业于南昌大学雕塑专业,与罗涛相似,她也是被铁画的独特形式和技艺所吸引。2013年,石聪凭借作品《吊屏松鹰》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铜奖

铁画发展需要新生代接班人。芜湖市铁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沈涛说,目前从事铁画行业的80、90后年轻人仍然比较少,而拥有大学学历的就更少了,芜湖铁画要发展就必须要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目前安徽工程大学已经获得审批,在全省率先设立工艺美术专业,铁画艺术研究会也与对方进行了接洽,准备合作培养新一代的大学生铁画传人。

以新颖方式提升未成年人对“非遗”的关注培养传承人

芜湖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即日起,芜湖将以丰富新颖的活动方式来提升未成年人对非遗的关注,让其感受非遗的价值和魅力,增强责任感,进而培养传承人。

记者从芜湖市文委获悉,这些传承教育活动包括每年选择2-3个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进行试点,开展关于非遗保护知识问卷调查活动,试用《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普及读本》;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进校园活动,举办专场报告会,通过培训、辅导及现场展示,向未成年人介绍非遗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及文化价值,展示文化遗产魅力,教授传承技艺;实施非遗保护体验计划,寒、暑假期间,芜湖市将组织专家与试点场所的学生成立专题调研小组,分赴有关非遗项目基地观摩、调研、体验,撰写观摩日志与调研报告;举办非遗青少年传承教育成果展演、知识竞赛等活动,命名一批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为芜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实践基地,表彰一批传承教育先进个人等。芜湖市文委有关人士表示,芜湖市正通过多种方式,力争使非遗得到全面抢救保护和有效传承弘扬,并形成若干非遗的品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非遗保护的氛围。

据了解,芜湖目前已有13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包括芜湖铁画锻制技艺、梨簧戏、南陵十兽灯、南陵目连戏、繁昌民歌等,杨光辉等人被评为代表性传承人,全市非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非遗名录体系已基本建立。但非遗项目广泛存在后继乏人的局面,此次出台的《关于在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将对保护和传承非遗起到深远影响。(记者汪鑫)

“非遗”壁画进校园启发师生热爱传承非遗

孩子们正在欣赏“非遗”壁画

近几天,徽州砖雕的能工巧匠们正在镜湖小学内抓紧施工(如图),一幅幅由徽州砖雕和芜湖铁画巧妙组合而成的大幅装饰壁画,已在学校围墙上初步呈现出来,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欣赏。

为美化校园,提升学校的艺术品位,镜湖小学将“非遗”艺术请进校园。徽州砖雕和芜湖铁画,作为安徽省“非遗”的代表,成了该校的首选。学校选中“芜湖十景”作为壁画内容,请专业公司进行设计,并请徽州砖雕和芜湖铁画的专业公司进行制作、安装。每幅组合而成的壁画,用徽州砖雕作框和四角装饰,用芜湖铁画技艺表现景色内容。

“非遗进校园”既美化了校园,也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对全校师生来说既是美的享受,也启发他们热爱“非遗”艺术,传承“非遗”艺术。(记者王俊杰文赵亚玲摄)

老手艺传承人进课堂教农村孩子捏面人

江仁寿老师向孩子们展示面塑作品

经过精心筹划,由芜湖市南陵县文化馆、弋江镇综合文化站和弋江镇中联完小共同主办的家乡非遗--面塑(捏巧)走进美好乡村--南陵县弋江镇中联村活动去年10月21日正式启动,由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江仁寿老师在村完小常态化向农村孩子传习珍贵的传统美术。

活动中,孩子们兴趣高涨且心灵手巧,在江老师的指导下,小白兔、孙悟空等形象,孩子们捏得有模有样,民间绝活在欢声笑语中得到传承。整个传习活动全免费向农村孩子提供,首批共有80名孩子参加。活动期间,还将组织学生进行面塑技艺展示和面塑作品展览。

俞梦寒是弋江镇中联完小五年级学生,从小喜爱美术和手工,得知非遗传承人江仁寿爷爷将到学校现场教大家学习面塑的制作,她和同学们心里充满了期待。活动中,江仁寿爷爷现场展示了面塑制作技艺,一团团面泥在江爷爷手中任意变化,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历史人物、神话形象,瞬间完成,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她和同学们惊叹不已!在随后的活动体验环节,孩子们动手感受文化遗产的无限魅力,非遗保护的成果。

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创新传统文化,激活当地非遗资源,塑造美好乡村文化品牌,增强村民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文化人,建设美丽、富裕、幸福、和谐新农村。

据了解,面塑是南陵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流行于原东七乡,今弋江镇中联、五一等村,俗称捏面人、捏巧,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

[1] [2]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