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芜湖 > 旅游景点 > 正文

芜湖五方面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提高城乡文明程度

发布日期:2016/7/22 5:24:22 浏览:377

镜中最美乡村一隅图片来源:芜湖文明网

古建新貌传递文明新风图片来源:芜湖文明网

安徽工程大学学生帮助孩子辅导功课图片来源:芜湖文明网

青年志愿者为乘客提供热水图片来源:芜湖文明网

芜湖市镜湖区社区居民道德档案图片来源:芜湖文明网

建成芜湖好人馆志愿者们用微笑迎接游客们图片来源:芜湖文明网

近年来,芜湖市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建设“创新芜湖、优美芜湖、和谐芜湖、幸福芜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几年来,芜湖市相继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并荣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和首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等桂冠。2015年,芜湖市成功当选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

坚持不懈务求创新机制体制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贵在创新。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引擎”,芜湖市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从1994年至今开展的“市长上路”活动,通过深入创建工作一线,现场办公,解决文明创建与市容整治“老大难”问题,形成一级督查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督查机制,较好地发挥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网络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全市创建活动的大舞台上,还始终活跃着一支特殊队伍——市文明城市建设督察团。由县团级以上离退休干部组成的创建“志愿军”,27年来开展一系列督察和专题调研活动,为群众关心与精神文明建设热难点问题献计献策。从2008年起,芜湖市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季度分析会制度,会同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组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合力下,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大合唱”越唱越响亮。

城乡统筹扎实推进特色创建

近年来,芜湖市坚持围绕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目标,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三项创建活动,掀起一轮轮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热潮。2009年至今,芜湖市先后开展市容整治年、市容整治巩固年、市容整治提升年活动,采取“周例会”、城市管理保证金、市容整治工作问责制等三项新举措,组织开展“城市文明人人有责”大讨论和“百万市民大走访”活动,精心组织县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长效化、常态化与规范化。2009年,在全国114个城市(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芜湖市在地级市中排名第21位。

各县区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从乡风文明建设入手,着力创建清洁示范村、文明生态村、绿色小康村、移风易俗示范村,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繁昌县县城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二批“全国文明县城”称号。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满意度、诚信度显著提升。几年来,芜湖市相继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省市级文明镇村、文明单位、文明街道、文明社区。

以人为本拓展道德建设领域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2007年,芜湖市掀起了“坚持科学发展、打造五大优势”大讨论活动热潮,全体市民积极参与“提炼‘芜湖城市精神’、打造‘芜湖城市名片’、创作《芜湖赋》”活动。2008年,全市开展了“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大讨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以“开放、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以“皖江明珠,创新之城”的“城市名片”来彰显魅力、扩大影响,在更高层次上提升了芜湖综合竞争力。

2008年以来,芜湖市认真组织开展“芜湖推荐,芜湖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已有10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几年来,芜湖市入选全省精神文明“十佳事迹”48篇,尹同跃、王声林入选第二批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红色经典宣传员”、南陵县军转干部何志城入选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全市第三届精神文明“十佳人物”、首届道德模范、“江城百名好市民”、“平民英雄”、“十大杰出青年”、“感动芜湖十大母亲”、“寻找身边的微笑使者”、“百名孝星”等评选活动,唱响了大德颂歌、平凡赞歌。目前,全市已建立20余万人的注册志愿者队伍,相继开展了“江城十万志愿者和谐行动”、“江城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活动”、“文明传爱心、温暖你我他”文明单位关爱月活动,打造出一批以“一米阳光”志愿服务、“五四”爱心学校、“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等志愿服务精品。

倾力关注营造浓厚文明环境

芜湖市全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实施网吧规范管理工程、网络环境优化工程、荧屏声频净化工程、扫黄打非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文化服务工程,强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已基本形成。

目前,全市已建成88个“留守儿童之家”和9个农村留守儿童活动之家,涌现出一批省级示范社区、示范学校、示范家庭,建立1个国家级、4个省级、18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积极推进居民道德档案建设工程,着力构建家庭、单位、社会(社区)“三位一体”综合体系,营造“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氛围。先后举办“文明在芜湖脚下”、“做一个文明有礼的芜湖人”主题实践活动、“红绿灯文明行”、“公交文明行”、“出租车文明行”等系列活动。

文化强市引领群众精神生活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芜湖商贸城市的形象远大于文化旅游城市,现代气息偏重,文化底蕴略显不足。目前,芜湖文化产业链仍以观光旅游为主,文化内涵略显不足,文化软实力亟待加强。

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建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芜湖建设文化强市,必须把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一要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大力培育动漫产业、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的文化含量,提高附加值;二要加强文化产业品牌建设。围绕城市主题文化,以现有文化产业品牌为基础,提高文化产业品牌的竞争力,形成具有芜湖特色和影响力的系列文化品牌,使芜湖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内容生产基地和创新基地。

加强城市文化形象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

芜湖建设文化强市必须着力塑造集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形象。一是以文化意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塑造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注重保持传统风格,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凸显城市的历史风貌。挖掘天主教堂、海关大楼等历史遗存,实施一批保护修复工程;加快芜湖古城规划建设,修复古城原貌,展示芜湖历史;整合渡江第一船、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等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二是坚持城市功能与城市形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同地方特色的有机统一,全方位提升城市空间、城市形态、城市环境的文化品位。城市建筑必须体现文化内涵,形成整体和谐、个体鲜明的建筑风格,用建筑物之“形”显现城市之“神”。城市配套建设必须彰显文化品位,打造城市公共视觉艺术系统,挖掘和表现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魅力。

实施文化人才战略,构筑文化人才高地。

坚持把人才战略作为文化强市建设的核心战略,努力使芜湖成为文化人才汇集的高地。一是培育引进高端文化人才,加强专业文化人才的培养,鼓励设立知名文艺家创作室和流动工作站。建立和完善引才引智机制,吸引国内外文化拔尖人才、领军人物及团队来芜创业。建设好芜湖文化研究基地和芜湖文化产业园区,使之成为全国具有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人才集聚地和文化产业平台;二是创新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社会科学家和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的奖励力度,对优秀项目、重大文学艺术成果或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作品、学术成果和文化产品给予嘉奖。建立和完善奖励制度,对贡献重大的各类优秀文化人才授予荣誉称号。落实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待遇,切实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出台民间文化人才职称评聘的特殊政策,鼓励民间技艺大师收徒授业,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冯娟)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