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芜湖 > 旅游景点 > 正文

长三角一体化“安徽行动计划”出炉

发布日期:2020/1/25 23:50:18 浏览:477

来源时间为:2020-01-17

2025年,快速轨道交通网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

中安在线2020-01-1707:22:04

来源:中安在线

编辑:毛书兵

去年底,安徽全域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1月16日,省发改委全文发布了《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其中,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8市为中心区。到2025年,全省域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区域、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领域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协调发展

合肥都市圈: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典范

为增强合肥引领带动力,我省将支持合肥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国际组织和总部经济聚集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联通中西部重要开放枢纽的节点城市。接下来,我省还将推进都市圈同城化步伐。

一方面,加快合六经济走廊、合淮蚌产业走廊建设,积极建设合芜、合马、合铜、合滁、合桐发展带,有序推动都市圈扩容提质。以强化制度、政策和模式创新为引领,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构建便捷的都市通勤圈、优质生活圈、功能疏解承载地。

另外,深化与长三角都市圈协调联动。重点是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典范。加强与上海大都市圈对标对接,深化与杭州、宁波都市圈互动互补,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合芜蚌:依托G60合力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

我省将加快发展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对接沪苏浙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大众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区,更好引领和服务全省创新发展。

以G60科创走廊为依托,着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合力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合肥、芜湖、蚌埠国家级高新区为核心,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园区。另外,创建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强与浙江、上海闵行、苏南等现有示范区对接,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皖江:将在全省率先实现5G全覆盖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提升发展,以便打造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接下来,我省将对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和G60科创走廊,强化合肥、芜湖“双核”要素集聚力,提升马鞍山、铜陵、池州、滁州、宣城等城市能级,努力在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提升、未来产业布局上不断突破。

同时,加快推进长江(安徽)经济带绿化美化生态化。对标对接沪苏浙产业园区,推动各类开发区特色发展,制定促进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支持集中区与沪苏浙开展合作共建。构建全面对接沪苏浙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在全省率先实现5G全覆盖。

皖北:谋划推进城际轨道和综合运输枢纽

我省将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一方面,制定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遴选一批条件较好的开发区与沪苏浙开展园区结对共建,力争骨干企业迁移布点、相关企业配套跟进,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承接。

除了要加强阜阳区域重点城市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还将紧密结合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能力,谋划推进皖北城际轨道和综合运输枢纽建设。提升蚌埠、亳州、宿州、淮北、淮南等城市能级,增强集聚力、带动力。

皖西:打造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

今后,我省将大力振兴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一方面,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医药、大健康等特色产业及配套产业,整合开发铁矿等优势矿产资源,提升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高档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制造业。

另外,深度开发红色、生态、文化等旅游资源,鼓励引导各类资本布局建设一批健康医疗、养生养老项目,打造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和康养基地;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通道建设工程,推进连接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铁路、高速公路、支线机场建设。

皖南:规划建设“皖浙一号风景道”等精品线路

为高标准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接下来,我省将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

一方面,着力推动示范区生态、文化、体育、旅游、科技融合互动,建设新安江百里大画廊、皖南川藏线、石台原生态最美山乡等。另外,推进苏浙皖、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和全域旅游协作,联合打造跨界文旅精品、风光廊道、黄金线路,规划建设“皖浙一号风景道”等精品旅游线路。

【关键词】科技创新

科创共同体:沪宁杭合“四城同创”推动技术创新

在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工程时,以合肥、上海张江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推动原始创新,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同创”推动技术创新,以沪通、宁苏锡、杭甬、合芜蚌“多组团联创”推动产业创新。同时,推动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委员会,共同出资成立长三角创新发展基金。

加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协作力度,联合破除一批制约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制度障碍,共建一批重大基础研究平台、产业创新平台和产业合作园区,攻克一批“卡脖子”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机制高效、协同创新、成果共享、活力迸发的科技创新共同体。

滨湖科学城:建设“四个先行区”、“四个产业群”

一方面,编制完善合肥滨湖科学城的总体规划,建设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教育科研集聚区、产学研用创新成果孵化加速转化区“四个先行区”,集中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交叉前沿研究平台,配套建设国际化的教育、医疗、文化、商业、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

另外,聚力建设现代化的道路交通体系、绿色空间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智慧治理体系“四个体系”,打造现代城市建设新高地。聚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四个产业群”,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设施集群:积极争取国家超算中心布局落户

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工程方面,我省将加快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建设,争取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强光磁集成实验装置等预研项目纳入国家相关规划,谋划推进一批新的重大基础设施预研。

另外,积极争取国家超算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布局落户,共建中科院芜湖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研究院;促进长三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发展和开放共享机制建设,实现现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共用,进一步提升装置运行水平和效率。

科技市场:与沪苏浙共建全球创新成果集散中心

今后,我省将打造科技大市场,加强与上海技术交易所、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浙江科技大市场联动发展,共建全球创新成果集散中心。支持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在安徽开展技术转移服务,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平台,支持合肥、芜湖、宣城等市参与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

我省将鼓励商业银行在国家级高新区设立“科技支行”。实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对接上交所科创板工程,推动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与沪苏浙合作设立“创新飞地”,探索建立研发在外、落地在皖合作模式,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合作。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新兴产业:携手打造若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

在新兴产业方面,将聚焦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携手打造若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等领域,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培育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比如,在人工智能方面,我省将依托“中国声谷”、合肥智能语音基地等集群,吸引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企业等,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此外,还将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加强量子信息、类脑芯片、下一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缩短从技术到样品到产品到商品的过程,加快形成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加快推进靶向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等研发产业化,合作开展高端医学影像设备、超导质子放射性治疗设备、植入介入产品、体外诊断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承接转移:打造“一岭六县”产业合作发展试验区

依托苏浙皖交界地区的溧阳市、宜兴市、长兴县、安吉县、郎溪县、广德县和上海市白茅岭农场,以生态、旅游、文化方面的合作为主题,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模式,规划建设长三角产业合作发展试验区,努力打造成为区域合作发展引领区、生态创新试验区。

在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打造工程中,接下来,将加快苏皖合作示范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上海产业园、张江萧县高科技园等载体建设,鼓励各地依托现有省级以上开发区谋划建设一批省际合作园区。此外,推动上海市白茅岭、军天湖农场等“飞地经济”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

构建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平等的户籍登记制度

为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我省将推动与苏浙毗邻地区客运公交一体化;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统一的供水管网,推动天然气管网延伸布局、宽带网络建设应用、垃圾污水集中处置。在皖北地区和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

在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探索建立城乡教育联合体,建立城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鼓励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任教;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开展紧密型医联体试点。

为提高城镇化水平,我省还将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合肥城区落户条件。同时,构建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平等的户籍登记制度,同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关键词】互联互通

轨道交通:快速网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

为积极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我省将构建区域城际铁路网;加快推进皖江、皖北地区城际铁路网建设。加强重点旅游景区之间快速连接,规划建设串联齐云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和大别山的“五山”联动快速铁路。

另外,在合肥都市圈和南京、徐州等都市圈毗邻区域规划建设同城化通勤市域(郊)铁路,研究利用既有线路开行城际、市域(郊)列车,实现中心城区至周边主要城镇的快速联通。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实现快速轨道交通网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相邻省辖市之间、省会与其他省辖市之间1.5小时通达,所有省辖市至沪苏浙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

公路:滚动实施省际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

畅通高速公路通道将是接下来的一个重点工作。为此,我省将滚动实施省际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

其中,国家高速方面,建设G3W德上高速公路合肥~枞阳段和祁门~皖赣界段、G4012溧宁高速公路黄山~千岛湖段工程。实施G4211宁芜高速公路、G36宁洛高速公路界首~蚌埠~滁州段和淮南联络线、G50沪渝高速公路芜湖-宣城-广德-长兴安徽段、G3京台高速公路合肥~徐州段等改扩建。

省际高速公路方面,建设宁国~安吉、徐州~宿州~蚌埠、徐州-淮北-阜阳-淮滨、明光~盱眙、合肥~周口等和沪蓉高速公路天堂寨支线,开展G40沪陕高速公路复线、G42沪蓉高速公路复线、合芜宣杭二通道、连云港-宿迁-宿州-阜阳-淮滨等项目前期研究。

[1] [2]  下一页

最新旅游景点
  • 蛟矶烟浪04-22

    来源时间为:2024-04-21蛟矶,古称蟂矶,位于芜湖城西南长江对岸,今天的无为县蛟矶村。据民国八年《芜湖县志》记载:“蟂矶山,高十丈,周九亩七分,每逢阴雨,……

  • 不必下扬州,芜湖就能赏!04-22

    来源时间为:2024-04-21不必下扬州,芜湖就能赏!2024-04-2114:15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字号说起琼花,或许很多人有些陌生。它也是扬州的……

  • 岗位全在线:芜湖新华联文化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04-19

    来源时间为:2023-10-24芜湖新华联成立于2013年3月11日,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是中国百强企业新华联集团首个文旅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0亿,总占地……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