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芜湖 > 企业单位 > 正文

安徽公布国土空间规划蓝图,重点提及这个“圈”

发布日期:2024/4/29 19:01:02 浏览:6

安徽公布国土空间规划蓝图,重点提及这个“圈”国际金融报04-2220:34评论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安徽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根据规划,全省将构建“一圈两屏三带五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将合肥都市圈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现代都市圈。

“一圈”备受关注

“安徽国土空间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是多规合一的基础性规划。”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研究所所长孔令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规划》内容是对安徽近年来区域发展实践以及未来发展诉求的提炼与整合。

在孔令刚看来,安徽是链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崛起两大国家战略的枢纽和门户。尤其是在国内外形势严峻,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增加的背景下,安徽作为国土空间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腹地区域,其独特优势和价值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突显和凸现。

“一是持续发挥制造业领域和原始创新领域的累积优势,在创新知识体系和先进制造业体系构造上有新作为;二是继续保持粮食主产省和南方区域唯一一个粮食净调出省地位,在保障粮食安全上有新作为。”孔令刚说。

根据《规划》,今后全省将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推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建设,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以化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突出问题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需求为出发点,构建“一圈两屏三带五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具体来看,一圈指合肥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是长三角区域都市圈之一,是长三角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乃至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枢纽。两屏为皖西生态安全屏障、皖南生态安全屏障,包括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地丘陵地区,是华东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三带即长江、淮河和引江济淮复合廊带,包括长江、淮河和引江济淮水域及沿线地区,是以长江绿色发展复合廊带为引领,兼具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城镇发展的复合廊带。五区为江淮丘陵、皖北平原、沿江平原、皖西山地、皖南山地农业区。

“作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合肥近年来发展很快,包括战略性体系和未来产业培育等都有成功经验,这是合肥都市圈发展的亮点。”孔令刚进一步指出,合肥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这是面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定位。同时,合肥也是长三角西部腹地区域的中心城市,在中部地区是重要的功能性中心城市。

“不难看出,合肥都市圈这轮规划通过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层面得到了认可。”孔令刚表示,相比上海大都市圈、苏南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的空间范围经过多轮调整优化,此次是在精简缩面基础上的都市圈,更进一步体现了合肥作为长三角西部腹地区域中心城市以及链接中部和长江经济带中上游枢纽和门户功能。

万城智库创始人李亚青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规划》中合肥被提及七次,主要是合肥都市圈相关内容,可见未来合肥的地位会越来越强化,强省会战略会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非常巨大。

第二城地位生变?

按照《规划》落实国家关于构建“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以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构建“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

一心为巢湖生态绿心,包括巢湖水域及环巢湖地区。重点强化水环境和流域综合治理,推进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和环巢湖湿地建设。

两屏为皖西生态安全屏障和皖南生态安全屏障,包括位于六安、安庆2市的大别山区和位于宣城、池州和黄山3市的山地丘陵地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四廊为长江干流及沿江湿地生态廊道、淮河干流及沿淮湿地生态廊道、引江济淮生态廊道和新安江干流及沿江生态廊道,包括长江、淮河流经安徽的水域及沿岸地区,引江济淮和新安江水域及沿岸地区,是全省生态主动脉。

多点为自然保护地,包括黄山(牯牛降)国家公园,升金湖、太平湖、天柱山、九华山等自然保护区以及重要湿地和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是全省生态空间核心区域。

“此次芜湖的地位没有明显提升。”李亚青分析,芜湖作为安徽老二,在安徽省内经济地位不言而喻,在华东地区乃至中部地区三四线城市中经济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次规划中芜湖却没有被大幅提及,通篇只提到三次,分别是沿江平原农业区、沿江城市带、淮蚌合芜宣城市带,并没有提及整体地位,只是各个城市带的一员。

根据《规划》,安徽全省将以现有城镇发展格局为基础,适应人口总量、结构变化、流动趋势,结合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构建“两圈两带两区”的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集约型城镇空间格局。

两圈为合肥都市圈、阜阳城市圈。合肥都市圈以合肥为中心,由联系紧密的周边县(市、区)共同组成;推动与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其他都市圈高效联动,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现代都市圈。阜阳城市圈包括阜阳市全域及周边市县,是引领皖北发展的核心区域,打造成为皖北城镇协调发展示范区和皖北新兴增长极。

两带为沿江城市带、淮蚌合芜宣城市带。沿江城市带包括芜湖、马鞍山、安庆、池州、铜陵、宣城、滁州7市,形成东西向城市带。淮蚌合芜宣城市带包括淮北、宿州、蚌埠、淮南、合肥、芜湖、宣城7市,依托商合杭通道、京福通道和G60科创走廊,形成南北向城市带,对内联动皖北片区,对外连接苏浙鲁豫地区。

两区为皖北新型城镇集聚区和皖南文化绿色城镇联动区。皖北新型城镇集聚区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6市,以阜阳城市圈为引领,促进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皖南文化绿色城镇联动区包括宣城、池州、黄山3市,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和魅力彰显,强化中心城市、县城、特色城镇联动,形成富有文化生态魅力的城镇空间。

当前,阜阳地位快速崛起。“《规划》中阜阳被提及六次,主要涉及皖北平原农业区、阜阳城市圈、皖北新型城镇集聚区等。”李亚青分析,其中阜阳城市圈是仅次于合肥城市圈的另外一圈,可见阜阳的地位明显要高一些,应该是仅次于合肥的存在,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此次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阜阳城市圈和阜阳Ⅰ型大城市的定位,可以说既是阜阳过去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阜阳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能。”李亚青指出,近年来,阜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位势进一步提高,在皖北地区的排头兵作用进一步彰显,2023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323.7亿元,比上年增长5.8、位居全省第6,保持总量全省第4、皖北第1的位次,重回全国百强。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