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芜湖 > 资讯杂谈 > 正文

来龙去脉北京路

发布日期:2022/4/2 1:05:51 浏览:326

来源时间为:2022-03-06

芜湖市主城区的道路中,北京路无疑是后起之秀。

北京路修筑于1935年,初名北平路,1951年易名为北京路。最初的北京路东起中山路步行街口,从范罗山、殷家山两山脚下穿过,西至新市口止,碎石路面,全长880米。1957年进行拓宽改建,将东端延伸至春安路,与春安路成“丁”字形相连,道路全长达到960米,路面宽达28米,其中车行道宽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6.5米左右,路面改建为混凝土水泥路面,是为全市第一条高等级水泥路面的马路。

北京路建成后,逐渐成为市中心区的主干道之一,沿途与春安路、劳动路、中山路、中和坊(路)、申元街、冰冻街、青山街、吉和街相连。

1997年,北京路进行拓宽改造,路面拓宽至40米,增设慢车道,其中行车道宽约15来,两旁慢车道宽约4.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左右。北京西路车行道也被拓宽到15米,并向前拓展延伸26米,全长达455米,这样,北京路(包括北京西路)全长达1415米,成为市区内交通主干道之一,也是连接长江客运码头的主要道路。

从全真宫到工人文化宫

北京路是条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道路。

北京路东端与春安路交界处东侧,曾经建有一座有名的道观——全真宫。据民国八年(1919)《芜湖县志》(以下简称《县志》)记载,“在县西升仙垾”,原来有一条由西而南的蜿蜒小道,旁边曾经是一位汪姓人家的私家花园。清顺治九年(1652),奉天林中瑶兄弟侨居芜湖,购为道院。掘地得砖镌有“来仙堂”三字,疑古栖真所,乃建玉皇殿、斗姥宫、廊庑云房,备极宏丽。取名“全真宫”,作为道士修道之所。乾隆五十年(1785),邑令陈圣修建真武殿。嘉庆四年(1787),观察使宋镕建孚祐宫,祀吕祖(即吕洞宾,为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道观范围不断扩大,也成为云游道人栖居之所。辉煌壮观延续250多年,直到“光绪末年废,改建警务公所及地方审判检察厅”。

辛亥革命爆发后,全真宫房屋被“皖南军政分府”占用。1912年10月30日,孙中山先生来芜湖视察时,曾到此会见芜湖各界人士代表。民国二年(1913),“为芜大镇守使署”,民国三年(1914)“划出东偏为芜湖道尹署”,到民国八年(1919),全部房屋都为皖南镇守使署所用,其间拆除旧房屋,翻盖为新式建筑,建有大会堂及两层办公楼等,抗战胜利后,大会堂被改为“中山纪念堂”,并将房屋翻新,大门也由南改向西。1951年更名为工人俱乐部;1983年,旧房拆除,翻建为8层楼的“芜湖市工人文化宫”;2000年,因建设鸠兹广场,工人文化宫被拆除,但其身影却长久地留在芜湖人的心中。

“明远到永远”

在北京路东端南侧,曾经是一个名叫“西门外下十五铺”的地方。1906年,徽商吴兴周联手绩溪同乡富商程宝珍、周淑培、黄佩之、胡应莲和六安富商吴竹溪等人,经过一番筹划,集资10万两,在这里购得40亩土地,开办“芜湖明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并经晚清政府工商部注册,以“黑白月亮”为商标,于1908年12月正式发电,从此点亮了芜湖的夜晚,成为安徽省最先拥有电的城市,吴兴周被后人称赞为“给芜湖乃至安徽商民送来现代光明的第一人”。这家公司也是芜湖当时民族工业著名的“两个半烟囱”之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原明远公司的发电设备才被迁移出市区,那座顶部内径达1米的六角形烟囱也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光明到永远”的佳话仍然活跃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之中。

从圆照寺到铁佛花园

在北京路南侧的范罗山脚下,曾经建有一座名刹——圆照寺,《县志》记载为“宋时建”。建寺之初,僧人发现黄昏时分一轮落日,斜照在庙宇之间,显得肃穆而宁静,故取名圆照寺。寺庙建成之后,曾经多次修缮,“明万历三十年,徽人汪廷讷重修,内供铜佛、铁佛各一座”,其中铁佛更显高大壮观,故“俗名铁佛寺”。“清乾隆五十六年重修,咸丰间毁,光绪间尼僧重修”。铁佛寺环境优美,寺中曾有一株唐代的梅花树,花开时节,清香四溢,吸引着众多游人前来观赏,名人雅士也纷纷赋诗作画,明末清初画家萧云从、芜湖名士黄钺等都有诗画赞誉铁佛寺。但是,到了民国时期铁佛寺已毁坏殆尽,只留下一个地名。上世纪90年代,铁佛寺遗址上破旧低矮的房屋被拆除了,盖起多幢高楼大厦,成为一处新型的住宅小区,取名铁佛花园,让人们依稀记得那座历史久远的名寺。

从十三道门到鸠江饭店

旧时的北京路两旁多是低矮破旧的民房,1949年以后,北京路的面貌才迎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街道两旁先后建起粮食局大楼、邮电局大楼等;1957年建成的鸠江饭店大楼与1959年建成的百货大楼隔路相望,成为北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上世纪八九十年,建起的公安大楼、电信大楼等,又成为北京路上的新地标。

鸠江饭店所在地,原来有一个叫做“十三道门”的地方,曾经在芜湖近代革命史上留下了红色印记。上世纪20年代初,芜湖黄包车工人休息处所就在十三道门。1922年3月,芜湖黄包车全行业工人大罢工就是这里发生的,最终在薛卓汉(1898-1931)等人的帮助指导下,罢工取得了胜利,这是安徽工人运动史上第一次大罢工。1925年4月,著名共产党人恽代英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代表的身份第二次来到芜湖,在二街状元坊湖南会馆参加芜湖各界追悼孙中山大会,发表了简短的演讲,随后和大家一起游行,到达十三道门时,又举行了群众性追悼会,恽代英发表了长篇演讲,群情激奋,在芜湖人民心中播下了红色的火种。

1956年,市政府在十三道门动工兴建一座大型饭店,1957年10月建成开业,取名“鸠江饭店”,张凯帆题写店名。根据档案记载,这座饭店“土地面积10609平方米,建筑占地5027.5平方米,建筑面积16508.39平方米,其中主楼7932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后芜湖建设的第一家大型国营饭店,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都是芜湖市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芜湖迅速发展的历史见证。1959年10月1日,芜湖10万人民,在鸠江饭店门前广场举行隆重庆祝国庆十周年大会。直到上世纪70年代,鸠江饭店门前的广场仍然是全市群众集会的主要场所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后,北京路又迎来了新变化。2010年2月,市委、市政府研究批准了《芜湖市区道路规划命名方案》,将西从滨江公园至黄山中路(今安师大老校区东大门口)一段,划定为“北京西路”,将黄山中路至扁担河(包括原来的营盘山路)划定为“北京中路”,将扁担河至清水河大桥划定为“北京东路”,大大延伸了北京路的长度。如今的北京路,已经成为一条横贯市区的重要主干道了。

刘传汉

最新资讯杂谈
  • 聚焦湾沚区: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05-21

    来源时间为:2024-05-17聚焦湾沚区: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2024-05-1709:25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字号当前,芜湖正处在跨越发展……

  • 武汉一企业收到政府补助2亿元!武汉一企业收到政府补助2亿元!05-21

    来源时间为:2024-01-04获悉,近日,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官方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武汉天马收到政府补助的公告》。一、获取补助的基本情况近日,公司全资子……

  • 芜湖市第二十八中学物业采购需求说明05-20

    来源时间为:2024-04-30一、项目地点芜湖市第二十八中学,位于芜湖市城东新区鸠江北路与涌金路交叉口东北侧。二、项目基本情况芜湖市第二十八中学占地面积447……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