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芜湖 > 旅游景点 > 正文

芜湖为城市小候鸟筑温暖的窝避免二次留守

发布日期:2016/7/18 4:46:24 浏览:731

导读: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对于利用暑假进入城市,与务工的父母团聚的“小候鸟”们来说,城市除有各种新奇和便利,更多的还是有父母的陪伴。暑期里,孩子与父母们相聚,不仅为孩子暑期安全拴上了一道保险,还可以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更可以加深父母与留守孩子之间的感情,让阳光照进留守儿童的心里,滋润心灵。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对于利用暑假进入城市,与务工的父母团聚的“小候鸟”们来说,城市除有各种新奇和便利,更多的还是有父母的陪伴。暑期里,孩子与父母们相聚,不仅为孩子暑期安全拴上了一道保险,还可以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更可以加深父母与留守孩子之间的感情,让阳光照进留守儿童的心里,滋润心灵。

“第二故乡”的欢乐假期

暑假,对于“小候鸟”们来说,无疑是他们最期待的一段美好时光,从老家飞往父母身边,享受久违的亲情。而很多在城市打拼的父母却因为工作繁忙,让“迁徙”而来的“小候鸟”们“二次留守”。在“小候鸟”们的父母为我们的城市发展而辛劳时,我们这座城市同样也为“小候鸟”们能有个快乐暑期而努力。

7月10日下午,在镜湖区文化馆的暑期公益剪纸班课堂上,8岁的胡茗辉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着剪纸,他自己动手将“月牙”、“柳叶”、“水滴”、“圆形”自由组合,剪出一幅原创的作品,“妈妈,妈妈,你看我剪得好不好?”他黑黑的小脸上,眼睛笑成了一条线。

据他的妈妈纪培培介绍,他们一家来自安庆岳西县,现在夫妻俩在芜湖一家汽车配件厂打工。因为外出务工,前几年孩子一直留在老家的父母身边,老家住在大山里交通不便,孩子到了暑假也只能在山里爬树、在田间玩耍。夫妻俩不仅想念孩子,更忧心孩子的教育问题,“整整两个月的暑假全部在农村荒废掉实在可惜,我们希望孩子能过一个充实的、丰富的假期。”纪培培介绍说,从去年开始,到了暑假他们就把孩子接到身边。由于工作忙,没时间一直陪伴孩子,就为孩子报了一个暑期书法培训班,“要320元一个月,孩子去了才知道,教学点在一个居民小区,100平米的房子里有60个孩子同时学习,老师教得马虎不说,室内闷热拥挤,卫生间也很脏,孩子也不愿意去。”去年的假期里,胡茗辉只好上午在出租房里做作业,下午去父母打工的厂里玩。

“今年孩子暑假前,我还愁着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恰好在报纸上看到了镜湖区文化馆免费文化公益班的报道,我就拨打电话咨询报名。”让纪培培不敢相信的是,文化公益班不仅全免费,而且课程种类多,老师素质好,更重要的是“零门槛”,“我一开始担心孩子不是芜湖人,这样的‘福利’外地人享受不到,没想到不仅报上了,还选到了孩子感兴趣的剪纸和声乐两个班。”

据镜湖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的暑期青少年公益班,设置有21种各类兴趣班,每班平均人数为20人,一共400多名孩子报名,其中不少都是周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我们对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只要愿意来,我们都接纳。”为了不给孩子家长增加经济负担,文化馆对于古筝、围棋等兴趣班都由文化馆提供器材,“剪纸班,我们提供小剪子,只需要自己带些报纸或家中不用的废纸来,就可以学习剪纸了。”为了方便孩子来上课,每位孩子还收到了文化馆赠送的爱心补习包,包括太阳帽和手提袋一只。

“小候鸟”们在芜湖生活学习,安全问题也是很多家长十分关注的。从合肥长丰来芜湖打工的赵龙霞表示,文化馆要求孩子下课后,必须由家长陪同才能离开,“前几天孩子下课,我来晚了,结果接到了保安的来电,孩子在保安室等我来接,孩子在这里上课,我真的很放心。”

下午4点钟,上完剪纸课的胡茗辉准备再去附近的镜湖区图书馆里看看他最喜欢的拼图书。在芜湖的生活,虽然父母不能一直陪伴,却也为他安排得很充实。胡茗辉的心里还有一个心愿,“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个暑假爸爸妈妈能带我去方特玩一次。”在孩子闪烁着期待的眼神中,芜湖就是一个缤纷的“欢乐世界”。(记者顾娅文汪武摄)

姐弟俩第一次来芜湖过暑假

他们渴望见到城市更多美好

放暑假了,很多农村孩子纷纷进城,与他们在城里打工的父母团聚。12岁女孩朱文凭就是其中之一,她和弟弟四天前从萧县农村的家里来到芜湖,和打工的爸爸一起过一个暑假。可是,爸爸每天忙于生计,少有时间陪伴他们,姐弟俩的生活很单调,除了电视别无其它,而这也是多数留守儿童进城后的生活现状。

暑假芜湖哪里好玩

7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他们家在松韵园小区的出租屋。朱文凭和弟弟刚从外面回来,手里拎着两卷卫生纸,住在一起的亲戚说带他们去了趟南瑞联华超市。屋子很乱,人也多,朱文凭的爸爸不在家。“他爸爸是卖水果的,每天凌晨2点起床,骑三轮车去批发市场进货,然后拉到菜市场卖,下午才能回家。”朱文凭的大妈说。朱文凭的爸爸叫朱智东,来芜湖做小生意有10年了,一天不得歇,和孩子们聚少离多。老家不少人都在芜湖打工,大家租住在一块,吃饭也都在一起。

姐弟俩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显得有些害羞。朱文凭很文静,记者试图与其沟通,她也仅以点头摇头或腼腆的一笑来回答。“这是你第一次来芜湖吗?”记者问。她轻轻地点点头。“这是你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吗?”“是的。”“对芜湖印象如何?”“挺好。”“这孩子太内向,在家也不爱说话,其实啥都知道,聪明得很。”一旁亲戚解释说,朱文凭成绩非常好,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今年的小升初考试,她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她妈妈是个聋哑人,在家里务农照顾姐弟俩,学习全靠他们自己。这孩子在家也帮着干活,平时暑假从没出过门,今年妈妈答应他俩来芜湖和爸爸团聚。平时姐弟俩连县城都少去,芜湖是他们去的最远的地方了。

在朱文凭和弟弟眼里,芜湖是个遥远的大城市,一切都那么新鲜与好奇,他们很想对这个城市了解更多,可是爸爸太忙,姐弟俩还几乎没出去逛过。“镜湖步行街有没有去过?”记者问。“没有。”“芜湖方特欢乐世界有没有听说过?”“嗯,知道,爸爸说过。”“想不想去方特玩?”沉默了一会,朱文凭摇摇头说“不想去。”一旁的大妈说这不是心里话,这孩子懂事,舍不得花钱。记者又追问一遍想不想去玩,她这才笑着点点头。几句话聊下来,记者知道,这对姐弟俩对芜湖还没有太多印象,他们的活动范围太小,除了在家看电视,就只能在小区玩耍。“哪儿都没去逛,早上特地带他们去了趟南瑞,不过孩子们懂事,从不说什么。”大妈说。姐弟俩来的当天下午,爸爸的确带他们到小区附近的超市逛了逛,说要给他们买身衣服,可朱文凭非不让买,爸爸每天给她零花钱,她也舍不得花。

聊天当中,记者得知朱文凭非常爱看书,无论什么课外书她都甘之如饴。可家里条件差,她几乎没买过课外书,这次来芜湖也没带书过来,每天只能和弟弟玩,给弟弟辅导暑假作业,或者看看电视。暑假生活其实和在老家一样,几乎没有变化,唯一不同的是每天能看到爸爸。陪同的松元社区居委会张主任说,社区的城市生活E站正在装潢当中,等装潢好了里面会有电脑、阅览室,明年暑假姐弟俩再来,就可以在里面看书、上网了。(李贾文许诚摄)

父母工作太忙书是她的暑假好伙伴

13岁女孩李青青是众多暑假进城的“小候鸟”之一,父母在弋江嘉园二期开了个包子铺,每天非常忙非常累。来芜湖一个多星期了,她还哪儿也没去,每天与奶奶、弟弟在家里,除了玩耍、做家务,就是看书,她觉得有书看就挺好的,不出门也没关系。

7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他们的出租屋内,这是个毛坯房,堆放着很多杂物。李青青从房间里走出来,她扎着高高的辫子,是个眉清目秀的漂亮女生。早餐后,她就一直在看书,通常要看到中午。记者看到,她的书包里放着语文、数学、英语之类的书,都是以前学过的,“下学期上初中了,入学前有个考试,所以要把课本温习好。”床上还放着课外书,她说是爸爸买的,其中一本名为《培养孩子好心态好习惯》,李青青也不“挑食”地拿来看。

这时,从菜市场买菜的妈妈汪竹勤回来了,她笑着说:“这孩子爱看书,学习不让人操心。”自己和丈夫在芜湖打工快一年了,姐弟俩都在老家,7月2日过来的。问及有没有带孩子四处逛逛、玩玩,汪竹勤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哪儿也没去。”她说其实自己对芜湖一点也不熟悉,每天早上3点起床,一直忙到晚上7点半,回到家满身疲惫,吃了饭洗了澡就睡觉,连电视都不看,不然没精力应对第二天满负荷的工作。这一年来,自己就去过步行街和方特欢乐世界,连滨江公园都没去过,记者问及是方特一期还是二期,她也说不上来。孩子来了这些天,她和丈夫俩也抽不出空,就想着先找人装个数字有限电视,多收几个台,孩子们能在家看看电视。汪竹勤说,等天凉快了或找个下雨天,自己抽个空带孩子们去滨江公园玩玩。

虽然每天待在家,李青青并不觉得没劲,“看看书、睡睡觉,和弟弟玩玩,帮妈妈看看铺子也挺好的。”知道爸妈工作忙,妈妈把菜买回来,李青青会帮忙洗菜、切菜,记者看到她拿刀手法显得生疏,切出的丝瓜丁也大小不一,但妈妈认为“切不好看那也是她的心意”。中午时候,青青会去铺子里帮忙,这样妈妈就能得闲“打个盹”。晚上,她的活动范围会延伸到小区门前广场上,看看别人跳广场舞。听洪桥社区工作人员说,居委会有图书阅览室,青青很开心,就跟着一块去“认了门”。站在一排排少儿类图书面前,青青看得仔细又专注,她说里面很多名著都听说过,有些自己还看过。工作人员告诉她,这里的阅览室可以免费看书,她很开心,说有时间就会来看。(李贾实习生黄润洲文许诚摄)

南来北往不是客团聚之处皆是家

从阜阳到芜湖,对张敏和张亮姐弟俩而言,并不仅仅代表着地图上的南北距离,更多的是意味着一家人的团聚。2014年夏天,学校刚放暑假,母亲张倩就带着姐弟俩坐车来到芜湖,和他们的父亲张万利相聚。

这样的情形,姐弟俩早已习以为常,每年的春节和暑假,母亲都会这样兴致勃勃地动身离家。在41岁的张倩眼里,家并非代表着某处固定的安乐窝,更多的是亲人相聚的喜悦幸福,所以“家”在一年的冬夏两季,总会从阜阳移至芜湖。因为多次跟随母亲来到芜湖,如今在孩子们的眼中,这里似乎也成了姐弟俩的第二故乡。

他们的父亲张万利在芜湖洗布山社区租了一间平房,白天起早贪黑出门收购废品。两个孩子来到芜湖后,隔壁相熟的一对老夫妻在院子里腾出一间空房,专门给孩子俩居住。他们说,张万利为人老实,多年来在芜打拼实属不易,能帮一把是一把。就这样,一家四口在芜湖落脚安顿,互相陪伴度过炎热的夏季。

17岁的张敏是个高个子的小姑娘,作为姐姐,她在家里“角色”很重,白天母亲跟随父亲外出后,她要负责照顾弟弟和洗衣做饭。7月10日中午,张倩从厨房拿出一碗毛豆:“你看,她都剥好了。”她说,这个闺女很懂事,跟着她不仅学会了烧菜,平时买菜还价也毫不含糊。张敏的弟弟张亮今年13岁,在生人面前有些腼腆,但父母亲却当众“拆穿”他,其实是家里最调皮的孩子。张亮笑笑,还是不说话。

张万利在芜湖已经待了八年。妻子孩子前后也来了芜湖六次。多次的往返暂住,孩子们对这座城市也逐渐熟悉起来,张敏告诉记者,自己喜欢芜湖,因为这里不仅景美人也和善。暑假的两个月,她除了帮衬母亲操持家务,闲暇时会带着弟弟到附近的大润发超市看看书,或者到九莲塘公园散散步。尽管对这座城市并不陌生,但姐弟俩依然对芜湖充满着好奇。小姑娘说,来芜湖这么久,知道赭山公园、九莲塘公园和步行街,还没有去过滨江公园和方特。说到方特,张敏的眼中偶露神采:“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方特,也想去玩。”

采访当天中午,张万利骑着电动三轮从外回来时,汗水浸湿衣衫,额头上也渗出层层汗珠。妻子张倩说,生意好的时候,会有单位给丈夫打电话,让他直接收废品,生意不好的时候,她就跟着丈夫在外吆喝。“夏天出门是辛苦了点,

[1] [2]  下一页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