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芜湖 > 旅游景点 > 正文

芜湖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1/2/28 17:43:10 浏览:680

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大幅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具体目标

1、基础能力建设目标。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要求,现代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逐年增加职业教育投入,生均校舍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师比和生均实训用房等主要办学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基本达到省级以上示范性标准。努力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到2017年基本完成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任务;到2020年全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调整到25所左右,校均办学规模达到2500人以上。

2、服务产业目标。加大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支持和鼓励创建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的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有所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水平,创建优质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所、特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所;加强对所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后示范校建设。全市职业院校年招生规模2.5万人以上。建成一批省级以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对接芜湖重点产业,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8万人次左右。

3、学生发展目标。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大幅提升。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技能素养为核心,深入开展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不断提升。支持学生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完善中职学生人才成长立交桥,推进和探索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多种培养模式的有机衔接试点工作。

4、队伍建设目标。学校管理队伍和教师素质大幅提升,师资队伍结构明显优化。以提升学校管理队伍能力素质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大职业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力度。到2020年,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达到75以上,专业教师中获得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75以上,其中技师等级或相当于技师水平的教师占“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职业学校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达10以上,生师比达到16∶1左右。

5、改革创新目标。改革创新课程与教学模式,按照“公共课程 核心课程 教学项目”的中职课程新模式,遵循“核心技能培养为主旨、核心课程开发为主体、教学项目设计为重点”的课程改革思路,逐步建立起对接职业岗位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理论实践一体化、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校企一体化办学取得明显进展。到2018年,普遍建立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充分合作的职教集团,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普遍建立与当地企业深入合作的产学研联合体或技术服务中心。

6、终身教育目标。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络。到2020年,实现“一市一大学,一县(区)一学院,一镇(街道)一中心,一村(社区)一站点(工作站或教学点)”的建设要求,各镇(街道)均建立以镇(街道)成校为主体的综合性社区教育中心或学习中心,形成遍布社区、覆盖城乡的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要的终身教育体系。成人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工作广泛开展。坚持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学并重,充分发挥镇(街道)成校的社会培训功能,广泛开展各级各类社会培训。

第三章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以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规模。逐年提高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芜湖师范学校、各县职教中心等8所学校中高职五年制试点培养人数。积极支持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芜湖师范学校等校与本科院校开展3 4分段培养试点,鼓励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工程大学开展四年一贯制分段培养试点。在有条件的普通高中积极开展普职融通试点,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重视“知识 技能”对口升学政策研究,逐年扩大我市对口升入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规模。开展中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中学校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试点。办好芜湖社区大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二、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

按照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城镇化进程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科学论证,统筹规划我市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以学校为引领,以市区为中心,以四县职教中心为基点,形成核心辐射、覆盖城乡的现代职业教育新格局。按照市场化规则适时购并运营不佳、难以为继的职业院校,将各类发展水平较差的弱势职业院校的校舍、师资、设备、生源等纳入优势职业院校的发展体系,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市场化发展水平,改变现有部分职业院校实力不强、专业设置低水平重复、缺乏竞争力的局面。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群的要求,重点建设与全市主导产业、战略性产业及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相对应的装备制造、机器人、机电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装配、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现代农业工程、经济管理、种养殖专业等20个骨干专业,达到全省领先水平。三年内完成撤并专业调整任务。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突出以电子、商贸、旅游为主,芜湖技师学院突出以数控、模具、技师培养为主,芜湖师范学校突出以学前教育、电子商务为主,繁昌县职教中心突出以数控、计算机、涉农专业为主,无为县职教中心突出以电线电缆、机电为主,南陵县职教中心突出以数控、汽车为主,芜湖医药卫生学校突出以护理、中医药为主,以专业群对接产业群,建立起布局合理、品牌纷呈的专业体系,形成学校之间定位准确、错位竞争、有序发展的专业建设新格局,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发展局面。

三、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

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激发办学活力。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和行业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机制,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选择1-2所公办职业院校开展多元模式投资办学改革试验。制定《芜湖市人民政府推进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实施意见》、《芜湖市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实施意见》、《芜湖市关于推进职教集团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芜湖市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积极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行业指导服务职业教育机制,鼓励企业、行业在学校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动职业院校把实习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的合作形式。支持有条件的中职和高职院校牵头,组建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或联盟,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编制教材、设计课程方案和实习实训流程,利用企业配备的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逐步实施校企“招生即招工”、培养和就业一体化的预就业制度。组建政府、学校、企业及行业共同参与的学校发展理事会。成立由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广泛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开展专业标准制定、教学实施、顶岗实习与就业推荐等。

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实施芜湖市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重点建设一批省级示范以上特色职业院校、示范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和双师型骨干教师。支持芜湖职业院校与国内外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合作建设职业院校、培训中心、示范基地,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理念、经验、课程体系和实训设备。鼓励拥有一定职业教育资源的国外企业在芜湖推广其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加强与长三角地区职业教育合作,共享区域职教资源。鼓励民间艺人、工艺美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办好以铁画等为特色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依托我市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实施能工巧匠进校园计划,落实职业院校高技能兼职教师数不低于编制数20的政策。探索实施中等职业院校校长和教师涉外培训计划,每年选派一批中等职业院校校长、教师出国考察,了解国外先进的发展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更新教师队伍职业教育观念。实施学生海外学习交流计划,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国外交流、实习,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培养适应国际劳务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外专家来芜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新建一批公共实训中心,为全市职业院校提供公共实训服务。选择大型企业探索建设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由企业作为运营与管理方,与职业院校共同承担技术技能人才实训任务。制定支持公共实训中心建设和发展的政策,运营后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给予运营补贴,促进实习实训资源集约化发展和提高利用率,打造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职业体验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实训中心品牌。完善职业技能大赛制度,加快推进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校园文化建设,强化职业院校教学、学生、后勤常规管理。

五、发展职业院校技能培训

依托职业院校在师资、校舍、设备等方面的良好条件,鼓励职业院校在做好常规教学和实训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职业培训市场竞争,面向在岗职工、被征地农民、农村新成长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和残疾人等城乡全体劳动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转岗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职业院校建设一批市级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创新职业院校收入分配机制,提高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以推进职业培训产业化发展为思路,调动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职业培训积极性,加大资金和资源供给,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基础、多方参与的大培训格局。

第四章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协调机制

建立和完善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各县(区)长及职业院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芜湖市政府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理顺部门合作协调机制,提升对成员单位的协调能力。加强与相关行业组织合作,定期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衔接机制及相关支持政策,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以及职业院校间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机制。建立相关就业渠道和平台的门槛制度,试行职业教育绿卡制度。推进在规划、资金、土地、人才、媒体宣传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营造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严格落实不低于50的城市教育费附加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确保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生均预算公用经费标准高于省定标准,按时拨付并逐年提高。确保职业学校事业性收入全额用于学校发展,职业院校通过提供市场化培训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获得的收入,用于职业院校发展。放宽职业学校资金使用政策,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逐步引入市场手段。按照不低于30的城市教育费附加的比例设置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加强校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校专业建设、教师培训、校企合作与集团化办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