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芜湖 > 下设单位 > 正文

记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老党员、退休干部何志城

发布日期:2016/3/1 4:16:14 浏览:374

一位81岁的老人,在35年的时间里,走遍30个省、区、市的811个县市,义务宣讲革命先烈事迹8000多场,吸引听众近500万人次。这位老人就是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何湾镇老党员何志城,被团中央推荐的革命烈士事迹宣讲员。

“我要让后来人知道,并且永远铭记新中国是怎么来的,红旗为什么是红的。”

何志城1950年参军,曾荣立三等功3次,1958年转业到北大荒军垦农场。1974年,何志城出差到江西,在参观南昌革命烈士纪念堂时,革命烈士英勇献身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他。一连六天,他每天一大早就守在纪念堂门口等开门;晚上要关门了,他还在抄写着烈士事迹。他说:“我一看到这些烈士的相片和事迹,我就感动……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我要更多地抄录下先烈的事迹,回去讲给孩子们听,讲给全中国的下一代听,我要让后来人知道,并且永远铭记新中国是怎么来的,红旗为什么是红的。”工作人员被他的专注精神打动,破例赠送了一套纪念堂内革命烈士事迹资料。他如获至宝,回家后就认真整理,学习领会。

一周后,何志城在自己单位附近联系了一所小学进行试讲。由于缺乏经验,他只能照本宣科,所以第一次宣讲并不太成功。为了学好普通话,他认真听广播,边听边学边练;为了能熟记资料脱稿宣讲,他利用点滴时间练习,就连平时走路也放开嗓门大声背诵。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当他第二次登上讲台时,终于赢来了阵阵掌声。从此,他开始了义务宣讲革命烈士事迹的征程。

“人总要有点精神。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多为社会做点事。”

1981年,何志城决定提前退休,携妻子儿女回到南陵县丫山老家。他信心百倍地为自己制订了一个宏伟的“681”工程计划:在有生之年,宣讲革命烈士事迹6000场,走遍800个县、市,吸引听众100万人。

从此,何志城身穿军装、脚蹬解放鞋、背着铺盖卷,带着材料和照片,无论盛夏酷暑还是数九寒冬,他从都市到村庄、从学校到厂矿、从机关到军营,一场接一场地宣讲。老人说,自己宣讲有“三不”原则:不要接、不要送、不招待。“人总要有点精神。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多为社会做点事。”

在何志城家里,珍藏着5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详细记载了他在全国各地宣讲的时间、地点、场次、听讲人数及接待人的签名,从边陲哨所到警营内外,从高等院校到城乡小学,从沿海开放城市到内陆贫困地区,都留下了何志城的足迹。屈指算来,单是赴北京宣讲,就有13场。这位只上过小学的老人,还登上了北京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讲台,为北大学生宣讲革命烈士事迹,赢得了大学生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何志城不仅传播着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也在用他的精神感动着人们。听了何志城的宣讲后,张思德生前所在连队有位新战士在留言簿上写道:一堂传统课,终身都受用。安徽省肥西县肥光中学一位名叫陈华的女学生还用省下的零花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何志城,钢笔上刻着一行小字:愿天下人都像您一样有一颗红心。

30多年来,何志城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全省老干部先进个人”、市、县“优秀共产党员”等20多项荣誉称号。(白海星)(责任编辑:刘红艳)推荐此新闻至人民微博:

用户名:密码:

相关专题·

我要发表留言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