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芜湖 > 下设单位 > 正文

乐居快讯:芜湖全速推进跨江发展县改市改区有望落实

发布日期:2016/3/23 6:21:02 浏览:698

芜湖市2015年重点工程建设,除了建设综合立体交通枢纽,进一步加强航运基础能力建设,更提出要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跨江发展步伐,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建设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

新浪乐居讯芜湖新浪乐居从芜湖市人民政府获悉,芜湖全力推进跨江发展。落实“开发江北,提升江南”的方针,把跨江发展作为战略任务,大力推进跨江通道和江北路网建设,按照芜马城市组群中心区标准加快建设江北新城,全力打造大龙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争取有条件的县改市、改区。

延伸推荐: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大桥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芜各单位: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长江经济带战略,是对新常态下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的重大布局,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及时出台贯彻国家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是从安徽实际出发,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对我省长江经济带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要求顺势而为、把握机遇,充分发挥芜湖在安徽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依托区位、产业、创新、开放优势,强力推进经济和城市两个升级版建设,着力构建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开放高地,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自主创新先行区、综合交通枢纽、国内外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内陆对外开放桥头堡,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大城市,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四个芜湖”建设、实现“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作出积极贡献。

一、加强航运基础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黄金水道功能,加强长江干线芜湖段及重要支流航道治理,推进重要港口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提高长江芜湖段通航能力,打造畅通、高效、平安、绿色黄金水道,把芜湖建成长江干线重要的航运枢纽。

(一)提升长江芜湖段及支流通航能力。积极推进芜湖长江大桥以上至三山港区高安圩段航道维护水深由现有的6-8米提升至9-10.5米工程,力争将南京上延至芜湖长江大桥航道提升至12.5米,进一步满足船舶大型化发展的需要。加快芜申运河航道整治和合裕线航道改造工程进度,实施漳河航道、兆西河航道、青弋江航道整治工程。(市港航局牵头,芜湖海事局、市水务局配合)

(二)加快推进港口建设。充分发挥主要港口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枢纽作用,进一步提升港口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建成中外运三山码头二期、中桩物流码头、东汇三山码头续建工程、江北产业集中区公用码头二期、朱家桥国际集装箱码头二期、奇瑞汽车滚装码头二期等一批公用码头工程,改扩建部分老港区,提高效能,形成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港口群。到“十三五”末,港口吞吐能力达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50万teu。加快港口配套设施建设,完成芜湖港万家滩锚地、头棚锚地、三坝危化品锚地和芜湖航运服务集聚区水上停泊区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港口配套服务功能。(市港航局牵头,市发改委配合)

(三)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强港区与公路、铁路的有效衔接,实施疏港大道建设,加快港口与开发区、物流园区的通道建设,优化重点港区集疏运体系,提升中转功能,增强港口的集聚和辐射能力,重点打造芜湖港朱家桥外贸综合物流中心、裕溪口煤炭储配交易中心和三山临港产业物流中心三大港口物流中心,强化船东货代业态发展,将芜湖港打造成为长江中上游货物江海联运的重要枢纽港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喂给港。(市港航局牵头,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城乡规划局配合)

二、建设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统筹铁路、公路、航空、过江通道建设,大力发展公铁水多式联运,强化芜湖在长江中下游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皖江航运中心和安徽外贸主枢纽港建设,进一步增强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支撑作用。

(四)重构铁路综合枢纽。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由“四客五普九线、一主六副客运站、两专两主四副货场、一主一辅编组站”共同构成的区域铁路枢纽格局。全力推进芜湖火车站、宁安城际、合福、皖赣、庐铜铁路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商合杭、铜南宣铁路,积极推进宁芜铜、合芜宣杭铁路电气化改造,提升既有铁路运能,尽快形成高效、快捷、大能力的铁路网,重构芜湖铁路综合枢纽。(市发改委牵头)

(五)建设畅通高效路网体系。以提高通达度为重点,高起点规划建设路网体系。加快构建对外高速公路大通道,新建合福铁路公路桥北接线、北沿江、铜南宣、芜黄等4条高速公路,实施合芜高速改扩建工程,加快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建设。推进岳武高速东延接芜湖二桥、芜宣高速改扩建、芜马高速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形成“两环多射”的高速路网格局和六大对外高速通道。加快构建“四纵五横”国省干线一级公路网,实施国道205、318、329、236及省道208、319、354、320、216等改造,推进通江大道、芜合高速二坝互通、沿江高速峨山互通、和谐大道建设,实现与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实施“镇镇通二级以上公路”工程,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及网化工程。(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发改委配合)

(六)加快民航机场建设。全力推进芜湖宣城机场前期工作,力争2015年开工建设。以国家扩大低空空域改革试点为契机,依托空港资源,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兼容发展航空修理、航空服务、空港物流、航空培训等产业,发展临空经济。(市机场办、芜湖县政府牵头,市发改委配合)

(七)打造江海多式联运综合枢纽。充分发挥芜湖地处长江与江淮运河、芜申运河十字交汇枢纽节点优势,加强水运与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完善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港口和航运资源要素整合,促进南北联动、区港联动、干支联动,大力发展铁水、公水、干支直达、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方式,打造内陆江海多式联运综合枢纽。(市港航局牵头,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配合)

(八)全力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加快跨江发展步伐,加密南北交通通道,充分利用江上和水下空间,推进铁路、公路、城市交通合并过江,重点建设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芜湖城南过江隧道、泰山路长江大桥4座过江通道。(市发改委牵头,市交通运输局配合)

三、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紧紧抓住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创新型省份建设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

(九)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人才特区”建设,深入推进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积极引进 、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统筹推进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鼓励高校院所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和成果产业化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市科技局牵头,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配合)

(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坚定不移地将汽车及装备制造业作为首位产业重点突破,深入实施“千百亿”企业培育工程,结合“中国制造2025”,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和产业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大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企业重组和产业链重塑,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6122”工程,加快机器人、新型显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建设,积极推进并争取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新型显示、航空、新材料、智能家电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力争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加快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市发改委牵头,市经信委、市农委、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信息办、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配合)

(十一)大力发展服务业。按照“传统服务业铺天盖地、现代服务业招大引强”的思路,全面实施“6115”工程,加快构建区域商贸、金融、物流、信息消费、旅游文化和优质卫生教育资源6大中心,打造服务经济升级版。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航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等适应消费升级的服务业态,培育一批服务业大企业和知名品牌。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以欢乐体验为特色、高科技主题公园集群为重点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城市。(市发改委牵头,市商务局、市金融办、市信息办、市经信委、市旅游局、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港航局,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配合)

(十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引导优质工商资本投向现代农业,加快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集中连片开发优势农产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特色精品农业,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化、品牌化和集群化发展。加快智慧农业发展,以南陵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为重点,扩大农业物联网应用试点范围,稳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建设。(市农委牵头,市科技局及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配合)

(十三)打造皖江示范区升级版。抢抓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战略机遇,深化区域合作,推动皖江示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高标准推进江北产业集中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建设,强化产业配套和要素支持,努力在资源集约节约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主动适应国内外产业转移形势的新变化,创新招商方式,统筹引资、引技和引智,围绕首位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开展精准招商、专业化招商,积极招引龙头企业来芜投资。(市发改委牵头,市招商局、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配合)

四、建设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大城市

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跨江发展步伐,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建设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

(十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构筑“1、4、7”组团式市域空间架构,建设江南城区、龙湖新城、江北新城三大组团,形成以长江为主轴、两岸联动、拥江发展的城市新格局;进一步强化岸线规划管理和综合利用工作。推动无城、湾沚、繁阳、籍山4座县城发展成为副中心城市,打造高沟、石涧、襄安、许镇、弋江、荻港、六郎7个新市镇。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发展引导,有序推进村庄改造提升,逐步改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庄环境。(市城乡规划局牵头,市发改委、各县区政府配合)

(十五)全力推进跨江发展。落实“开发江北,提升江南”的方针,把跨江发展作为战略任务,大力推进跨江通道和江北路网建设,按照芜马城市组群中心区标准加快建设江北新城,全力打造大龙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争取有条件的县改市、改区。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要求,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并轨机制,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城市人口集聚。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机制、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和农村土地制度,形成有利于新型城

[1] [2]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