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芜湖 > 百姓生活 > 正文

芜湖出台意见要求“明星”学校今秋不招生

发布日期:2020/6/13 9:42:18 浏览:246

安徽商报4月20日讯对于芜湖的诸多学生和家长来说,一个巨大的好消息正由传言变成现实。为了确保教育公平,从今年秋季开始,芜湖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将一律实行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划片入学。

日前,这一决定已经经过芜湖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与此同时,芜湖市决定,从今年秋季开始,该市拥有最强师资力量和最高教学水平的荟萃、萃文和儒林三所初中将不再招生。

新规:小学初中免试就近入学

芜湖市教育局陈旭东局长介绍:为了认真解决芜湖义务教育阶段同城借读和高中阶段择校问题,芜湖市委、市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决心用两年的时间基本解决该市义务教育阶段同城借读和高中阶段择校问题。

按照这一规定,根据各校办学规模和当年生源分布状况,芜湖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负责为每一名小学和初中新生提供一个就近的公办学校学位。每年新学年开学前,各校与其教育主管部门要向社会公布当年的学校服务区域和片内学生数,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与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秩序相一致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程序。

“明星”学校:今秋停止招生

在芜湖,提起荟萃、萃文、儒林三所改制初中,芜湖市的学生家长们无人不晓。芜湖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周自强告诉记者,这三所初中实际上是依托芜湖实力最为雄厚的芜湖一中、安师大附中、芜湖十二中三所高级中学创办的,虽然戴着民办的帽子,却拥有最为雄厚的教育资源,三家学校风头自然远远超过其它普通公办初中。这让所有渴望孩子考上名牌高中的家长趋之若鹜。

为了真正做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律实行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确保教育公平,芜湖痛下决心,决定从今年秋天开始,让这三所“明星”初中停止招生,以杜绝芜湖市民长久以来对这三所学校的“惯性青睐”,促成市民的公平意识的养成。

周自强介绍,三所学校停招后,校舍能逐渐收归各自高中继续使用,这三所学校的教师都能胜任高中教学,因而这些高水平的教师的回归,也能有效提升和扩大高中的办学水平和规模,反而能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高中教育。官方解读:为了教育均衡发展芜湖市教育局局长陈旭东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长期以来,教育不公和发展不均衡成为困扰芜湖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也让芜湖市民对几所“明星”学校形成了“惯性青睐”。他介绍,为了孩子能上到更好的学校,许多家长都削尖了脑袋要把孩子往最好的小学、初中里送,导致找关系、批条子、吃请送礼等一系列“腐败问题”。

据陈旭东局长介绍,芜湖市区有上万名初中生,但能入读这三所名牌初中的学生总数不到2000人,也就是说,少数人享有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自然造成了教育不公平。从今年秋天开始,芜湖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按照片的划分就近入读公办学校。这样,在政府将教育资源平均调整后,相对来说,学生和家长就不需再挤“独木桥”了。

芜湖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周自强说,未来芜湖将通过制定学校校长交流制度,鼓励优秀校长、干部和教师到办学困难的学校任职、任教,加强教师交流,对薄弱学校按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提升等一系列措施,来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学水平提升到相同的水平线上。在同等水平的教育条件下,只要孩子学习努力,有的是同样的升学机会。因此,家长之间对教育资源的争夺也就没有必要了。

学生:压力一下子减轻了

得知三所民办初中今年不再招生的消息后,芜湖小学生们的反应直接而率真。今年正面临升初中的小童对记者说“快活疯得了!”她正在楼下打羽毛球。陪着记者一起来的小童妈妈习惯性地瞪起了眼睛说:“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回去吃饭做作业!”小童翻了翻眼睛,撒娇地说:“学校的作业不多,老师说毕业考60分和100分一个样!”

小童的妈妈给她气乐了,叹了口气说:“她知道这个消息后,把书包一下就扔到了天花板上,晚上就跑来和我们一起看电视了!她在班里是个好学生,每次考试都在前三名。进入四年级以后天天就是学习,也真没好好休息过,没办法啊。现在给她放松一下也好。”

家长:绝大多数认为是好事

三所民办初中停止招生,义务教育阶段一律采取免试就近入学,学生家长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但整体来说,芜湖的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对于政府的这一决定都是赞成的。

家住芜湖市三山里小区的秦先生表示,为了让孩子能到名校去学习,5年来他处心积虑为孩子拉关系、搞补习,现在看来努力都白费了。但他认为,如果这项举措确实能改变目前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让家长以后不再为孩子的上学事烦神,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而芜湖市民黄女士认为,目前普通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还有差异,如果实行就近入学政策,对她的孩子也是一种不公平,因为以她儿子的成绩,进一所好中学没问题,但实行就近入学后,只能上一所二三流的初中,而一些成绩很差的学生却可以进教学质量好的学校,这让她心理很不平衡。但她强调: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今天,所有孩子不论出身贵贱,受教育的机会应该均等,不许择校大家都不要择校,希望这项政策能严格执行。(杭琳、朱礼文)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