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芜湖 > 下设单位 > 正文

宋国权在中共芜湖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6/9/26 1:21:17 浏览:1422

化支撑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巩固扩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开展交通、市容乱象整治,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文明水平。

加快拥江发展。树立全域芜湖理念,推动江南江北空间布局联动优化、基础设施联动建设、产业园区联动开发、经济结构联动升级、社会事业联动发展。加快建设连接两岸的交通通道,建成长江二桥、商合杭大桥、城南过江隧道,畅通两岸人流、物流、信息流。完善江北路网体系,加快北沿江高速、国道347、省道208建设,推进通江大道改造,提高江北主干道路等级。支持江北产业集中区加快建设、聚焦突破,实现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融合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各方协调,促进资源整合,形成江北发展合力。

强化城乡统筹。坚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增强人口、产业集聚能力,力争到2020年,县域经济总量突破1700亿元。支持无为县、南陵县按照中等城市标准加快县城建设,推动撤县设市;支持芜湖县、繁昌县按照主城区标准提升建设水平,推动撤县设区。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三权分置”办法,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推进美丽乡镇、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积极培育特色小镇,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完善对外交通。高起点规划建设高速公路,推进芜黄高速建设,实施合芜宣高速、南沿江高速改造工程,建成较为完善的高速公路网。推进商合杭高铁、皖赣新建双线建设,打通宁安高铁西行通道,重构区域铁路枢纽中心。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实施一批航道改造整治工程,提升长江芜湖段及支流通航能力,建成芜申运河,发展铁水、公水、干支直达等多式联运。深化芜湖港与上海港战略合作,努力把芜湖港建成长江中下游江海多式联运综合枢纽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喂给港。推进民航机场建设,打造长三角地区空港物流基地。

五、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充分激发发展的动力活力

坚持以更大的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狠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提升开放层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运行机制,建立公共服务、中介服务清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综合监管、分类执法新模式,构建基于网格化、大数据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市县一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强化招投标行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进预算制度,建立源头管控的系统化政府债务管理模式。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国有资本配置运行效率。加快金融改革创新,积极组建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保险公司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强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农业机械、船舶等出口基地建设,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高标准推进综合保税区扩区升级,建设芜湖港保税港区、民航机场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形成“区港空一体化”发展格局。深化关检合作“三个一”改革,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积极申报建设自贸试验区。加快中德(芜湖)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紧盯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水平。认真落实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推动芜马城市组群、芜亳合作共建,形成宽领域融合发展新格局。

营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投资、贸易、金融、综合监管等领域制度创新,建立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拓展发展空间。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巩固提升芜湖良好投资环境。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新园区提质工程,不断增强园区品牌影响力和开放吸引力。

六、着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大力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凝聚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智慧力量。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法定职责,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使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更好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扩大基层民主实践,完善村民、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动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网络问政,通过信息公开、民意调查、在线访谈等方式,促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公共政策决策和社会事务管理,拓宽基层民主渠道。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力度,做好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人士、非公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统战工作。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推进法治芜湖建设。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依法治市全过程,健全党委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提高依法治市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制定芜湖铁画保护和发展条例、城市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施“七五”普法规划,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七、着力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坚持文化为民惠民,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着力补齐短板,扩大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好阵地、管好导向、管好队伍,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重大主题宣传,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不断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等活动,学习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深化传统媒体改革,讲好芜湖故事,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竞争力。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以高科技主题公园集群为重点,加快方特系列主题公园、芜湖等项目建设,推进全域旅游,打造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加快发展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新型文化业态,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依托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数字出版基地、广告产业园等载体,引进培育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市支柱产业。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围绕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管理运营方式,促进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有效衔接,防止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低效化、无效化。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建立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鼓励企业、个人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维护,鼓励各类学校向市民开放体育设施,构建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八、着力推进社会建设,切实增进人民福祉

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让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提高幸福指数。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坚持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确保2018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切实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对重点群体、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围绕建设教育名城,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城市。调整优化医疗资源供给结构,鼓励社会资本兴办特色专科医疗机构,发展高端医疗、康复护理等新业态,建设区域医疗健康服务中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结构优化、素质提升。

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完善为民服务“一站通”平台,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网格化管理,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深化平安芜湖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积极推进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应用,健全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互联网安全管理,积极预防、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积极引导、依法管理各类社会组织。牢固树立安全至上理念,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依法规范信访行为和信访秩序,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维护合法权益。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实行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应评尽评,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九、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发展可持续性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严格生态环境保护。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守生态红线、耕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红线,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自然秀美。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管理,大力实施森林增长、植树造林、园林绿化工程,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加强岸线资源监管,优化岸线功能布局,促进长江及内河岸线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可持续开发。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