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芜湖 > 企业单位 > 正文

华夏航空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日期:2024/4/27 0:05:44 浏览:19

告期内,随着民航出行需求逐步恢复,公司运力投放稳步增长。本年度公司可用座公里数1,161,676.79万人公里,同比增加93.08;公司旅客周转量875,463.11万人公里,同比增加128.32;公司总载运人次640.90万人次,同比增加124.79;公司客座率75.36,同比增加11.63个百分点。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515,126.50万元,同比增加94.89;公司净利润-96,497.95万元,同比减亏100,918.11万元;公司全年持续亏损主要系:年末公司机队规模达到70架,机队规模增长带来飞机租赁及折旧成本增加;其次,航油使用量增加导致公司航油成本大幅上涨。

1、机队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以经营租赁方式引进2架A320系列飞机和2架ARJ21系列飞机,以融资租赁方式引进1架A320系列飞机。2023年末,公司运营的机队规模达70架,公司平均机龄5.76年,平均机龄较短,飞机整体稳定性高,有利于保障公司运行的安全性。

2、航线网络

报告期末,公司在飞航线168条,其中国内航线167条,国际航线1条,同比2022年末增加28条航线,进一步丰富航线网络布局。公司支线航线166条,占比99,始终坚持支线市场的战略定位,坚持支线航线的网络布局。公司独飞航线150条,占比89,以差异化网络为核心,保持网络竞争优势。

公司航线网络已覆盖全国38的支线航点,以重庆主运营基地为核心,并围绕贵阳基地、成都过夜点建立西南枢纽;围绕库尔勒基地、阿克苏和喀什过夜点建立新疆枢纽;围绕西安基地建立中北枢纽;围绕呼和浩特基地、包头过夜点建立内蒙枢纽;围绕大连基地、天津过夜点建立北部枢纽;围绕衢州基地、芜湖过夜点建立东南枢纽。公司基本建立覆盖全国的支线航线网络,并围绕枢纽航点打造通程航班,促进中转便利化,形成干支航线互联、干支机场互通的航空运输网络,大幅提升枢纽周边支线城市的通达性,改善偏远地区居民乘机出行的便利性。

公司航线网络:

3、通程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通程出行人数达到98.14万人,同比增加74.01,占总载运人数的比例为15.31。公司围绕库尔勒、阿克苏、喀什打造新疆枢纽,通程载运人次占总载运人数的比例为29.45;围绕重庆、贵阳、成都打造西南枢纽,通程载运人次占总载运人数的比例为12.30;围绕西安打造中北枢纽,通程载运人次占总载运人数的比例为15.35;围绕呼和浩特、包头打造内蒙枢纽,通程载运人次占总载运人数的比例为17.78;围绕大连、天津打造北部枢纽,通程载运人次占总载运人数的比例为14.13;围绕衢州、芜湖打造东南枢纽,通程载运人次占总载运人数的比例为12.53;公司持续提升枢纽中转便利化、通程产品多样化,以大幅提升枢纽周边支线城市的通达性。

服务支持方面,持续深化基础服务能力,扩大机场通程产品保障范围,公司新增中转服务便利化机场20个,已在119个机场建立中转便利化服务。同时,公司积极响应通程航班备案工作,丰富通程产品,已备案成功2930个通程航班组合产品。

产品营销方面,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组合逻辑,增加智能服务标签,提升通程产品竞争力;通过引入外部资源,丰富通程产品类别,提高数据新鲜度;通过持续迭代通程智能收益模型,提升通程航班收益管理能力。

4、安全运营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要求,持续完善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安全运行水平。

作风建设方面,公司大力推进智慧民航建设,不断夯实科技支撑力,公司全机队已实现系统智能监听,并配套管理机制,针对飞行全过程分机型建立了588项监控点,让作风监督自动化、数据化。

飞行员管理方面,公司持续完善飞行员画像系统,建立120项SOP执行监控项,通过对大数据的有效分析利用,充分识别技能短板,为飞行管理、飞行训练、风险预防、航班计划、飞行员成长规划提供有效支持。报告期内,公司SOP执行不规范率较2022年同比下降69.18。

运行管理方面,公司累计完成160个机场画像构建,实现从机场静态空域、飞行程序、跑道及性能、机场基础信息、机场安全管理5大维度对机场进行画像,不断累积安全数据,最终运用到训练、排班、运行中,管控环境风险,提升运行安全;将运行数据与气象信息高度结合,提供平面、剖面天气风险提示、飞机和道面积冰风险提示。

风险管理方面,公司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机制,建立并落实风险管理例会制度,2023年启动风险管理408次,识别危险源1612项,排查安全隐患507项,治理关闭476项;持续优化叠加风险的分析模型和运算逻辑,提升叠加风险管控能力。

5、精细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节油工作,通过航路优化、APU(辅助动力装置)使用措施优化、重心节油等措施,共节油7,365吨,降低航油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公司持续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加强账期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公司持续优化旅客服务,健全服务应急处置预案,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6、主要运营数据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支线航空战略定位,形成差异化航司商业模式

在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双重推力作用下,中国三、四线城市社会消费总额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均逐年增加,消费需求随之呈现增长态势,聚集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同时部分行业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一、二线城市市场空间日趋饱和,各类主体投资三、四线城市的意愿更强烈,为公司带来更广阔的拓展空间。

区别于干线航空的主要经营模式,公司立足于三、四线城市,与干线航空公司联合建立中国主要城市与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航空网络,提升干线到三、四线城市之间的客流量和网络内干支线航空公司的客座率和载运率。

公司在支线航空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以干支结合为切入点,将支线航空多样化的需求集中在就近枢纽,通过枢纽对接国内业已成型的骨干网络,实现通程,将民航的触角伸至干线航空所无法企及的众多地区,在干线航空网络之外形成错位竞争的优势。

(二)支线航空网络效应,能够更高效地提升通达性水平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飞航线168条,独飞航线150条,占公司航线总数的比例达89;公司支线航线166条,占公司航线总数的比例达99;公司覆盖航点117个,其中支线航点83个。

公司将持续专注于支线航线网络建设,从而在通达性提升方面具备更强的网络效应,这将使得公司能够为旅客提供更高效的出行服务,为合作机构提供更高效的航空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扩大与其他航司在通程合作上的优势。公司已在重庆、贵阳、大连、呼和浩特、西安、库尔勒、衢州建立了7个运营基地,航线网络已基本覆盖我国西南、西北、东北、华北、新疆、东南等地区,这些区域是我国支线机场资源丰富的地区,也是对支线航空潜在需求较大的地区。

在机型配置上,公司选用CRJ900系列飞机、ARJ21系列飞机和A320系列飞机作为主力运营机型。报告期末,公司运营38架CRJ900系列飞机、8架ARJ21系列飞机、24架A320系列飞机。公司在深刻理解支线航空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不同机型的优势,在支线市场开发过程中,根据航线特点匹配更加合适的机型运营。公司利用支线飞机航段成本低的特点进行支线市场开发与培育;利用A320机型较低的单座公里成本的特点,承接支线机型培育相对成熟的市场,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取得良好效益。

(三)先发优势提前布局,形成更匹配支线环境的运营能力

相较于干线航空而言,我国的支线航空起步较晚,初始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普通民众出行的偏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出行方式的便捷性、舒适性有了更高要求,因此航空出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二、三、四线普通民众的首选途径。公司很早就切入了当时尚处于空白的支线领域,经过十余年的耕耘,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内支线航空运输的领先者。

在时刻资源方面,由于机场时刻有限,每年时刻增速受到计划限制,先进入者取得优质时刻,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公司目前覆盖航点117个,其中支线航点83个,在支线机场时刻资源获取上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

在航线布局方面,由于公司进入支线航空领域较早,在各地布局和开设航线大都先于竞争对手,因此能够较早地确立自身的行业地位和用户口碑,从而在目标市场形成先发优势。特别是在部分三、四线城市客流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公司抢先进入这类城市的支线航空市场,能够迅速形成航线布局,开辟若干独飞航线。

在运行能力方面,公司在飞行技术安全管理、航空维修维护安全管理、客舱安全管理、地面运行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从而在支线硬软件设施差,高频起降的严苛运行环境下,支撑了飞机高日利用率及高运行品质。

在机队结构方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38架CRJ900、8架ARJ21,合计46架支线飞机,占公司飞机总数的比例为66。支线飞机具有航段成本低的特点,是公司培育支线市场的主力机型。

在营销网络方面,公司作为中国最早的专门从事支线客货运输业务的航空公司,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形成了一整套针对支线市场的运营模式,并配套了相关的制度流程。公司针对支线航空的特点,逐步建立起遍及全国的三四线城市的营销网络,营销力量同步下沉,对终端市场进行直接开发。

在资源整合方面,公司通过在支线航空市场建立先发优势,占据市场份额,具备国内三四线城市支线端的资源整合优势,并以此为基础与干线航空公司展开全方位合作,进一步带动客流量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增强公司整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经营计划

十三五期间,国内人均乘机达0.47次,而美国人均乘机基本稳定在2.3-2.7次,相当于我国的5-6倍,未来中国民航业发展潜力巨大。根据民航局预判,预计2024年全行业将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1360亿吨公里、6.9亿人次和76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约14.4%、11.3%和3.3%。未来,公司以“构建网络型航空公司,成为广泛覆盖的交通网络运营商”的战略目标不变,努力实现成为“世界级支线航空产业融合领导者”的发展愿景。

1、持续压实安全责任,提升安全运行水平

作风建设方面,公司将继续推进大数据分析应用,提升飞行安全和作风建设的系统管理能力,加强事前预防,从绩效指标中识别安全运行风险并进行科学管控。

维修管理方面,公司通过监控部件性能变化趋势,提前识别部件性能下降或故障等问题,重点关注必换件和视情更换件的使用情况,保障附件可靠性;重点梳理飞机季节型多发性故障,提高各类故障处置效率,减少航班不正常率。

风险管理方面,公司优化叠加风险系统,完善叠加风险预测模型和飞机可靠性评价模型,提升叠加风险识别、管控效能;持续完善机场画像系统,提升飞行画像、机场画像、航班计划等系统协作能力,做到信息在运行各环节的共享应用,提升整体风险管控效能。

公司将持续压实安全责任,牢守航空安全底线,推进安全管理、生产运行、飞行训练、机务维修等体系建设,提升安全运行水平。

2、加强支线航点覆盖,促进干支有效衔接

根据《“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公司将加强新疆、内蒙、云南等省内支线网络构建,利用通程航班,打造进出省的新通道;优化重庆、贵阳、成都、西安、呼和浩特、衢州等枢纽的航班时刻,缩短航班中转时间,优化通程网络,促进干支有效衔接,提升整体航空网络通达性,突出网络价值;时刻获取方面,提升中长期规划能力,加强时刻资源、航线航班、飞机引进等核心资源协调配置,稳步推进时刻增长。

2023年9月1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正式发布《国内通程航班管理办法》,以中转便利化为支撑,打通干线运输、支线运输和通航短途运输,形成航线互联、机场互通的航空运输网络,实现国内主要城市高效畅通、偏远地区城市有效连通、通过联网成片,构建“全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